《华尔街日报》9月5日发表评论文章称,几十年来,中国一直奉行“中央计划经济”,美国则乐观其变。近15年前,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微妙而关键的调整,中国在许多领域逐渐迎头赶上,这种变化近期引起了美国对中国发展目标和策略的警觉。
华尔街日报截图
今年6月,美国总统拜登(Joe Biden)感叹称,“几十年的忽视和不投资,让我们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,全球许多国家,例如中国,已将资金和注意力投入到新技术和新产业中,让我们面临被甩在后面的切实风险。”
文章称,中国的“中央计划经济”曾和前苏联一样重视农业和工业生产目标,如今中国政府仍在进行五年规划,但将资源倾斜到了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基础科学研究上。
文章认为,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给西方政治家留下了深刻印象,因为中共中央领导层规划发展前景,相当于提前数年向官员、金融界人士和企业高管发出了明确的目标信号,帮助吸引了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外国投资资金,中国由此成为制造强国。中国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在国内创造就业和推动增长,这样的政策也令国际商业活动受益。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后,中国政府制定的计划中还包括逐步减轻对商业活动的干预。
该文引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巴里·诺顿的说法称,变化大约出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,中国首次出现了采取新策略的迹象,当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特大型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,比如研发国产大飞机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,与波音和空客等大公司展开竞争,并想摆脱对美国国防部的GPS的依赖。
2012年后,中国提出要在产业和技术方面占主导地位的观点,将其作为至关重要的政治和安全事项。近期,中国已在量子计算等更多面向未来的领域展现了其专业能力,并对西方国家的领先地位形成挑战。
中国政府还效仿美国,将政府的投资注入类似美国政府研究机构的本国实体内。此类美国机构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)、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(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)和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(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)。
在林毅夫等中国学者看来,中国并没有改变理念或策略,而是一直专注于本国有竞争优势的行业。林毅夫表示,也就是说,在本世纪初之前,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和美国竞争。林毅夫表示,以前美国欢迎(中国的发展),因为产业升级促进了中国的繁荣发展,并让中国经济的规模大幅扩张,这对美国的产业有利,所以美国开心。
林毅夫补充说,这种发生了转变的感觉(change in perception)的原因是美国感受到了威胁。
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杰弗里·萨克斯则表示,中国政府像美国政府一样正对本国进行投资,以取得技术进步,美国政界人士担心这是不公平的,这种担心“夸大其词、不准确、幼稚,而且毫无原则。”
文章引用意大利经济学家马祖卡托(Mariana Mazzucato) 2013年出版的《创业型国家》(Entrepreneurial State)一书,认为曾经美国政府带动的创新促成了美国私有行业变革的关键:例如,正是GPS让苹果公司(Apple)的iPhone成为了一款真正的智能手机。
文末援引美国前情报分析师、华盛顿风险咨询机构中国战略组(China Strategies Group)总裁克里斯托弗·约翰逊(Christopher Johnson)的看法称,目前美国正对这一抉择犹疑不决:将政府资金投入可能失败的创新计划是否值得。
“而中国已经认定,‘这是值得的’,”约翰逊表示。